落户答疑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咨询
(落户答疑)
Hello,留学生们!
本周在后台、直播间、微信群里咨询的最多的问题又有哪些内容?
请大家踊跃发言,向我们提问哦!
Q:明年政策还会延续现在的500强高校名单吗?
A:目前还无法给准确回答,需要新政策出台后才能知道。
Q:出国时父母有在老家给我缴纳社保有影响吗?
A:没有影响,回国前停掉就好。
Q:全球排名500强学校,是哪500所?
A:根据上海人社发布的院校名单,名单内就是500强。
但实际上,名单内的学已经超出500所了。具体后台回复【学校名单】自取哦!
Q:我准备出国留学,有什么建议?
A:去疫情防控措施好的国家!
最好选学制短、离家近、世界排名500强靠前的院校。
Q:2O21年留学生落户政策会怎样变?请预测!
A:可以查看我们之前的文章哦!
查看链接→2021年最新政策预估!3个关键词了解留学生落户走向!
Q:回国前异地单位给我买了一个月社保还符合要求嘛?
A:在回国前把异地社保停掉即可。
Q:只有应届生可以落户吗?
A:留学生落户不管是否是应届生。
留学生落户的基本条件有:①满足留学生学历学位要求;②回国后工作单位要在上海且单位通过资质审核;③累计待业不超过两年;④满足社保累计条件。
Q:请问下人社局自助经办平台登不上去,这是正常情况吗?
A:人社局自助经办平台更新中,会有不稳定的情况,多刷新几次就好。
Q:社保累计期间,公司被收购成子公司了还能落户吗?
A:只要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不改变,就不会影响落户。
ps:同理,转让、更名、更换法人等状况也是一样的。
Q:企业的统一信用代码怎么查?
A: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可查询:
Q:已经拿到批复,在办理户口的时候可以离职吗?
A:其实是可以的。(批复到拿户口本最快一周)
Q:公司申请了社保缓交,会影响落户吗?
A:因疫情导致社保缓交不影响留学生落户上海。
Q:留学硕士回国在学校工作,工资和社保不够9339怎么办?
A:薪资达不到落户基准,一般只有两个方法:①与单位协商;②换工作。
本期的落户问题解答就到这啦,如果小伙伴们还有落户相关疑问或者需求,可以私信咨询哦~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推荐文章
- 留学生落户上海丨社保起算时间如何界定?3个案例告诉你
- 留学回国的优势?
- 中国公布留学生回国落户政策,这些澳洲大学毕业生可送上海户口
- 格拉斯哥大学毕业如何落户上海?
- 档案材料主要包含的哪几个大类?材料归档及注意事项
- 上海人才落户实现“一网通办”
- 高校招聘引质疑!海归速成「水博士」与 985 博士同待遇,不公平
- 最高年薪35万留校房贴50万!这座医学名校激励博士后,本科毕业9年当博导
- 3名中国留学生入境时遭美方盘查并遣返回国,汪文斌: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 上海确定留学生落户高校名单:149所名校上榜
- 留学生回国"独享"哪些优惠政策?超详盘点
- 增加养老金、直播带岗、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7月人社亮点全知道
热门文章
- 深圳市户籍蕞新政策,留学生落深户材料
- 深圳入户条件政策2021随迁申请落户步骤
- 2022深圳积分入户办理,2022年深户入户政策
- 深圳积分入户的条件深户办理代办机构
- 深圳市户口积分入户条件
- 落户深圳积分,初中学历如何入户深圳
- 深圳收紧入户门槛,大专学历不再直接核准,居住积分5年变10年看最新解读
- 公司和社保都在深圳坪山区,但是应届生落户时选择了龙岗区,现在把户口迁到坪山的话,还能申请坪山的区补吗?
- 深新早点丨深圳扩大人才引进“秒批”覆盖人群范围,开通个人直接申报渠道!(语音播报)
- 2022年第一批深圳市新引进博士人才生活补贴拟发放名单
- 深圳2020积分入户条件有哪些一个月落户到众冠教育
- 申请办法有哪些深户入户积分表
最新文档
- 美国55所大学确诊!疫情下留学生回国的最新签证政策
- 120积分与上海户口有什么区别?
- 留学生毕业回国后多久能赚够一百万?
- 澳洲留学十大不可不说的福利
- 留学生可直接落户北上广?各一线城市留学生“归国落户”政策汇总
- 留学生归国就业,选择哪个海归求职机构靠谱专业点?
- 日本专门学校回国做学历认证一定要注意
- 各地引进海外人才都有哪些“高招”(上)
- 疫情期间,落户预审最快只需1天就通过
- 留学生落户上海有什么硬性要求?快来看看吧
- 99%的留学生都不知道的事!毕业回国后可以享受的优待!附申请攻略!
- 彻底告别窗口服务模式!教育部:留学回国办理就业落户将实现“一网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