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沪留学生穿起了红马甲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咨询
(在沪留学生穿起了红马甲)
庄雯怡李怡洁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
3月以来,上海疫情防控态势牵动了全国的关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上海有一群留学生,他们一个个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上海、支持中国抗疫,为疫情下的上海带来点点星光。
来自上海市教委国际交流处的信息显示,近年来,上海有海外来华留学生规模达6万余人,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影响,2021年至2022年度这一数字下降至不足4万人。
这两天,封控管理中的上海高校校园里,留学生穿起了红马甲,组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志愿者服务队”。
志愿服务就像“吃饭喝水”
在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国际学生志愿者服务队”里的30名留学生在校园疫情防控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复旦大学有来自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多名留学生,但因疫情原因,封控前在校内居住的留学生有300余人,分布在邯郸校区和枫林校区的十余栋楼内。
3月中旬,一则“楼长召集令”在服务队微信群中发布,3小时后,所有留学生宿舍楼认领完毕,楼长们即刻上岗。
楼长的主要工作是围绕本宿舍楼展开,完成配送餐食物资、核酸检测盒,完成楼道消杀、报修、订饮用水等工作。除了本职工作外,他们也参与到全校的日常核酸检测和物资搬运。
(图为身穿红马甲的复旦留学生志愿者,复旦大学供图)
队员们工作时,统一身着鲜红色马甲,马甲背后烫印着“复旦大学国际学生志愿者服务队”的文字,左胸前印着一个叫做“爱索君”的人脸标志。
2020年疫情初期,因留学生无法入境返校,复旦大学外国留学生工作处只能通过“留学复旦”等线上平台发布通知,与境内外留学生保持沟通。为了让更有亲切感,大家集思广益,最终创作了“爱索君”(ISO:InternationalStudentsOffice)这个IP。“爱索君”的嘴巴被设计成与口罩和笑脸相似的形状,代表着有情有爱的复旦大学留学生志愿服务精神,代表着队员们想要保护校园的心情,也代表着学校对留学生志愿者的祝福和感谢。
环境科学系本科生榎本洪锐来自日本,他在2020年年初就以志愿者的身份为同学们提供服务,这次,他担任了8号辅楼的楼长。楼内女生占多数,有一次,榎本洪锐以一己之力将7桶饮用水全部抬到楼上,每次一桶,上下楼来回搬运,最后全身湿透。
来自泰国的周天慈是中国语言文学系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她于3月14日晚紧急上岗,协助老师核对楼内学生完成核酸检测的情况,次日又主动报名担任3号辅楼的楼长,并工作至今。
“有时我正巧在上课,在处理完同学的困难后,我会看录播或者询问老师、同学来弥补刚才没有听到的知识点。每帮助同学一次,我的幸福感就增加一点。”只要楼内有人需要帮助,周天慈就会立即放下手头事情前去帮忙。
(图为留学生在消杀楼道,复旦大学供图)
来自美国的吕娇婕就读临床医学(六年制)专业,从小的梦想就是成为治病救人的大夫。她觉得,做志愿服务是像“吃饭喝水”一样,“是生活的一部分,帮助别人并被他人需要,是一种精神上的富足。”
她觉得,封校虽然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却消除了心与心之间的隔阂。“我现在知道每层住了哪些同学,每位同学的个人喜好和生活习惯,还约定解封后一起下馆子。”
身处校外的留学生未被遗忘
来自委内瑞拉的伍艳妮担心的是居住在校外的朋友们。“我们在校内被照顾得很好,但不知道校外的同学怎么样?生活必需品足够吗?会做饭吗?独居的同学这么多天都没人说话会不会憋坏了?我特别心疼他们,小伙伴们一定要坚持住!”
据悉,自学校采取封控管理后,外国留学生工作处与居住在校外的留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尽力为同学们排忧解难。而这些居住在校外的同学中,有一位俄罗斯小伙不仅照顾好了自己,还做起了社区志愿者服务他人。
尼克是经济学院2021级的硕士研究生,他已经在中国待了7年。疫情来袭时,他在社区微信群中看到了一条志愿者招募通知,于是马上联系社区负责人。尼克现在的工作是每天花两三小时去每户人家送抗原自检套件,确认核酸检测结果,如果当天有政府物资需要分发,就还要再花上一两小时。
中国邻居们现在都认识了尼克。“一开始我请邻居们下楼做核酸测试,我全身穿着防护服,他们看不见我的脸,但听到我的口音都有点惊讶,”尼克笑着说,“我现在跟大家非常亲近,所有人都知道楼里住了个外国小伙。”
留学生也熟练掌握反映问题渠道
而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有约150名留学生居住在校园里。哥伦比亚留学生伍丽仪把学校当作第二个家,志愿服务有召必应;在中国面对疫情的第三年,伊朗留学生新浪以积极的心态珍惜着生活的点滴,让万里之外的家人始终放心;在来到上海的第一个春天里,韩国留学生朴新星选择戴好口罩,隔着警戒线与思念的人远远相望……
自4月1日上海浦西地区采取封控措施以来,上外近10名虹口校区留学生主动请缨,积极加入留学生疫情防控的工作中。来自苏丹的博士生周瑜说:“我是外国人但是我绝对不是外人,我相信防控疫情每个人都有责任,应当为了防控疫情付出自己的一点努力。”
上外松江校区六期公寓32号楼共有4名留学生居住,来自伊朗的语言学博士生新浪就是其中之一。在初次进行核酸检测时,新浪发现外籍人士无法用护照在健康云进行实名认证,只能在检测点手写护照号登记。
他向负责管理留学生的陈小天老师反映了这一问题,并向上海的健康云客服邮箱发送了邮件。两天后,这一问题得到解决。现在他和同学们已经可以正常使用随申办和健康云预约或查询核酸检测。
新浪评价学校的防疫措施“非常到位且人性化”,“有任何心理方面的需求可以电话求助;要吃药看病,可以找学校的医生上门服务;帮我们申请免费流量100兆套餐;还提供各种线上讲座和谈心窗口活动。”
谈及是否对疫情下的大学生活感到遗憾,新浪却说自己算是幸运的一份子了,“弟弟在伊朗,考上了大学但只能在家学习,没有体验过大学生活。”
(图为法陆克线上发表观点,上海外国语大学供图)
近期,上海外国语大学2020级比较政治与区域国别博士生、土耳其人法陆克在新华网上发表了自己关于上海疫情的看法,“中国的’动态清零’是一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措施。”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推荐文章
- 留学已“懵圈”,回国人员证明与国外学历认证都需要办理吗?
- 符合人才引进落户条件后 具体怎么办理?
- 澳洲学历证明公证认证流程及注意事项
- 大厂高薪惯坏了年轻人的谎言该停了:仅有28%留学生选择回国工作
- 高中毕业该何去何从?托普4+1本硕直通车,带你5年成为海归硕士
- 「健康」关于暂时调整《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办理方式的通知
- 留学生成功落户上海后去外地工作,户口会被注销吗?
-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可以落户上海吗?
- 国(境)外学历学位纸质认证取消 改为电子证照认证
- 教程:澳毕业生回国办理国外学历认证!澳儿童疫苗明年1月开打
- 留学生工作专业不对口就不能申请落户上海?
- 上海拟将外籍博士后来沪就业纳入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申办范围
热门文章
- 深圳入户通道啥时候开通,为什么暂停积分入户呢?
- 转深圳户口有什么好处人才引进秒批
- 居住证到期了怎么办,教您怎么做延期签注
- 2020年深圳积分入户,分数不够怎么办?
- 深圳户口随迁手续流程?
- 深圳集体户口没有首页么?
- 公司申请深户,深圳积分入户申报
- 申请龙岗区新引进人才补贴时可以换单位吗?
- 深圳人才引进入户系统社保局招调工
- 深圳户口随迁政策2022(2022年深圳积分入户政策)
- 深圳龙华区新引进人才配套租房和生活补贴申请指南
- 深圳积分入户全过程_深圳积分入户过程
最新文档
- 美国55所大学确诊!疫情下留学生回国的最新签证政策
- 120积分与上海户口有什么区别?
- 留学生毕业回国后多久能赚够一百万?
- 澳洲留学十大不可不说的福利
- 留学生可直接落户北上广?各一线城市留学生“归国落户”政策汇总
- 留学生归国就业,选择哪个海归求职机构靠谱专业点?
- 日本专门学校回国做学历认证一定要注意
- 各地引进海外人才都有哪些“高招”(上)
- 疫情期间,落户预审最快只需1天就通过
- 留学生落户上海有什么硬性要求?快来看看吧
- 99%的留学生都不知道的事!毕业回国后可以享受的优待!附申请攻略!
- 彻底告别窗口服务模式!教育部:留学回国办理就业落户将实现“一网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