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清北毕业生去向为何那么受关注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咨询
(光明时评:清北毕业生去向为何那么受关注)
来源:光明日报
清北毕业生去向为何那么受关注
作者:张焱
《光明日报》(2022年01月07日02版)
【光明时评】
每年,中国顶尖学府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毕业生去向,往往备受关注。
近日,清华和北大发布了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21年,清华大学毕业生共7441人,相较上一年增加446人。北京大学全体毕业生(含医学部)合计人,较上一年度增加1926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两所高校的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均保持高位稳定。从签约就业的毕业生去向来看,“留京”仍是清北学子最主流的选择。其次,上海的吸引力对比往年显著上升。相比之下,广东的热度相对有所降低,而这其实也正是广东经济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在劳动力市场关联的结果。
与此同时,清华学子进入体制内的比例明显增加。清华大学2021届签三方就业毕业生总数为3669人,其中去往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占比分别为15.8%、30.3%、23.8%,合计占比为69.9%。也就是说,近七成清华毕业生进了体制内。
从具体行业来看,根据签三方就业人数的统计,接收清华大学2021届毕业生较多的单位主要分布在信息通信和互联网领域,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装备制造业、能源业领域,金融业领域,公共管理与服务领域。与清华大学类似,北京大学2021届毕业生也主要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教育,金融,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行业就业。
清华北大毕业生流向,具有风向标意义。它既是社会变化的稍许滞后反应,也往往预示了今后一段时间内地区以及行业发展的趋势。那么,当我们讨论清北毕业生去哪儿时,我们在讨论什么呢?
首先,开放依旧是永恒的主题。
抽象而言,清北毕业生总体还是倾向选择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对于个人,尤其是年轻人而言,开放意味着创业成本低、转业的机会成本低;开放还意味着机会的数量和种类,而机会则代表着实现人生理想的可能性。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际遇会有不同,清北学子也并不都能人生圆满、实现梦想,但这就是开放的魅力——开放是与梦想联系在一起的。
即便如数据所示,清北毕业生有七成进了体制内,他们首选的还是开放程度比较高的地区的体制内单位。由此可见,在同一选项的覆盖下,地区性因素还是占有重要地位,或者说更能显现出地区性因素的重要性。
有专家表示,一个地区的长期发展,取决于供给侧“三架马车”——创新(包括技术、制度、管理、组织等创新)、资本(资本积累)与劳动(人口)。而这三点,无不与开放直接或者间接相关。
“人类过去的几千年里从来没有过像今天这样,没有人知道未来的30年会发生什么。”尤瓦尔在《未来简史》中如是说。当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变化本身,那么无论是身处比较开放的地区,还是拥有开放的心态,都意味着拥有了比较大的容错成本与试错成本。
其次,谁能善待高端人才,谁就能留住高端人才。
2021年7月,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北京市引进毕业生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扩大毕业生引进范围,适当降低落户门槛。新规明确,全国高校硕士及博士毕业生,北京地区高校、京外地区“双一流”高校本科生均可由用人单位申请办理引进,符合条件的休学创业者也在引进范围内。《办法》的最大亮点是清华、北大等校高材生,将有“直接落户”机会。
这是继上海开辟清北本科落户绿色通道之后,落户门槛最高的北京也加入“抢人”大战。随着人口红利优势的递减,原有以依靠劳动力数量、要素投入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将向创新驱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因而对高素质人才的争夺将成为今后城市、地区竞争的一个常态。
留住高素质人才,留住清北毕业生,不仅要有抢人政策,还要在教育、医疗、公共服务上多下功夫。而高素质人才流入带来的地区经济繁荣,甚至是房地产市场繁荣,则是随之而来的副产品,这也进一步说明了“马太效应”在人才领域的存在。
(作者:张焱)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推荐文章
- 关于研究生就业的若干问题
- 转发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致本市初中毕业生的一封信
- 助力宝山“北转型”!关于应届本科生重点区域落户政策的最新通告来啦
- 2022留学就业调查出炉:年薪40W+海归增长8%!原来留学生这么吃香
- 国企为什么钟爱应届生
- 加拿大籍华人有博士学位可申请中国永居了!全球抢夺高质量人口
- 2020年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落户首批受理6月15日开始
- 81%清北留学生不回国,尖子毕业宁留美国硅谷!背后原因令人沉默
- 哈尔滨回应“非全日制研究生无法享受落户优惠”:仅限全日制
- 四所高校应届毕业生可直接落户上海 @高校毕业生 抢人战已打响
- “博士坐下,硕士留下,本科等下,专科让下!”你敢不努力学习?
- 毕业打算考研,档案该如何处理
热门文章
- 2022年深圳人才引进落户条件留学人员
- 为你节省2000元的深圳户口集体转出攻略!
- 深圳市应届毕业生入户流程(深圳应届毕业生入户办理流程详细)
- 深圳福田集体户口怎么转龙华户口呢,无房无熟人挂靠?
- 2018深圳户口办理流程一:在职人才引进个人申报
- 今年深圳幼儿园补贴下周起申领,非深户也能申请,今年有两次机会
- 积分入户深圳年龄限制,深户落户政策2022
- 在深圳生活,要怎么申请公租房呢?
- 深圳户口积分怎么算攻略,纯干货分享!
- 昆明放宽落户限制:高校毕业生可先落户再就业
- 在深圳缴满了15年社保却没有深圳户口,能在深圳领退休金吗?
- 2022深圳1万名入户人才引进入户商调函
最新文档
- 高校毕业生 稳岗稳就业一揽子政策请查收
- “抢人大战”下沉,这些城市全面放开落户限制,机遇会在哪里?
- 好消息!中国中铁招聘条件公布,年薪15万,2022届毕业生有福了
- (上海战疫录)最高补贴300万元 上海出台两项稳就业补贴政策
- 2022年静安区高校毕业生暨“暖心活动”专场招聘会
- 研究生都去哪了?用数据带你看研究生毕业去向
- 本科上“双非”,考研能上985大学吗?可能性有,但要做到3件事
- 上海中考报名条件有哪些?本市户籍和非本市户籍有区别吗?
- 这些补贴与高校毕业生有关,你了解吗?
- 20城抢人才,呼市抛出半价买房优惠绣球!
- 博士去当城管,高学历不值钱了?
- 非沪籍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落户标准分今年仍为72分,今日起开始受理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