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上海地铁要招博士后了?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咨询
(啥?上海地铁要招博士后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郭颖
“好消息!上海地铁招人啦!”最近,上海地铁一则招聘启事牵动无数求职者的心。仔细一看,大家不淡定了,地铁招的居然是博士后!
事实上,地铁不光是运营,还需要大量的科技力量。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从申通地铁集团获悉,上海地铁3万多名员工中,有52位博士。
//地层“暗挖”//
吴博士“豆腐里打洞”
出生于1989年的吴迪博士,年纪轻轻就已经是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工程与风险控制研究部主任。
来自贵州遵义的吴迪,第一次乘地铁还是在同济读大学的时候,那时他的职业规划还是“铁路”。
“有人的地方就有交通,而这里面一定会有很多问题值得去探讨和研究。”高考填报志愿时,吴迪的第一志愿就是同济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
大三的时候,吴迪又一次面临选择,在“交通规划”“道路工程”“铁道工程”这3个具体研究方向中,他选择了“铁道工程”,理由是:“因为国家需要铁路,不论是国铁还是城轨,当时都非常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博士毕业后,吴迪将第一份简历投给了上海地铁,从此开启了他的“地铁梦”。
上海的地层是典型的饱和软土地层,在这样的地层中建隧道,犹如在“豆腐里打洞”,在世界上也很少见。以刘建航院士为首的前辈们实现了上海的“地铁梦”,而上海地铁的“暗挖梦”将由后辈吴迪们亲身参与和见证。
这些年来,随着社会需求、网络规模的不断变化,吴迪面对的是全新的挑战,需要他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14号线静安寺站建设时,就遭遇了诸多难点:车站建设条件复杂,周边建筑密集、地面交通繁忙。
“如果使用传统的明挖法,势必会造成很大的代价和影响,而上海既有的非开挖技术主要用于车站出入口等附属结构,而非整座车站。”
经过夜以继日地攻坚克难,吴迪和团队一同研发了全球首例双层大断面顶管地铁车站暗挖建造新技术,并在14号线静安寺站示范应用,避免了车站施工对延安中路及高架的影响,突破了中心城区地铁车站建造技术瓶颈,破解了明挖受限条件下地铁车站的建设难题。
进入上海地铁短短5年,吴迪仿佛“开了挂”一般:主导或参与了40多个项目的研究、20多项标准的制修订,获得了国家授权专利3项,同时也获得了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5年来,我从一名高校研究生成长为一名地铁工程技术人员,从怀揣儿时‘科学家’的梦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工程师’,让我从入门、入行到入心。”科技保安全,吴迪希望未来能够尽自己所能为上海地铁建设运营保驾护航。
//减振降噪//
单博士监测轨道“心电图”
如果说吴迪博士的专攻是“暗挖”,那么,单涛涛博士的术业就是“减振”。
早在读博时,单涛涛就作为同济团队核心,在导师楼梦麟教授的指导下参与完成了“2号线东延伸工程振动影响的对策研究”项目,他负责整个项目的振动测试、数据分析和仿真评估工作。研究成果取消了原设计的高等级减振措施,线位不作调整,使得工程节点顺利推进、全线准时通车,节省工程投资近1500万元。
从同济大学毕业后,单涛涛脱下博士帽,换上安全帽和反光背心,于2014年正式加入申通地铁技术中心减振降噪团队。
“对运营线路的振动噪声测试需要在夜间停运的几小时,有时甚至仅仅1小时内,在隧道内或高架上选择测试断面,临时布置传感器和数据采集传输设备,并完成调试。”单涛涛介绍说,现场测试对天气等环境的要求很高,特别在高架线路上,因此,哪怕是在上海最冷和最热的时刻,他们都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晴天。
时间紧,任务重,每一次现场测试都是对体能、脑力和精力的多重考验。由此,“倒时差”“打硬仗”和“求不雨”,成为单涛涛和团队成员的日常。
工作的时候,单涛涛更像是一个医生,需要在现场看电脑屏幕上的“心电图”,只不过,那是地铁轨道的“心电图”。
2017年初开始、单涛涛带领团队,探索研发轨道安全和振动噪声在线监测系统。大到监测系统框架的制定和测试、小到感知端传感器的选型和安装,通过位移、加速度、噪声声压、应力应变等多种指标量在实验线和正线试验段进行多工况上万次的反复测试,成功地在钢轨、道床、隧道壁装上了“眼睛、耳朵”,让轨道结构带上“智能手环”。
2018年9月,单涛涛作为发起人,创建了“上海地铁-NI智慧测控联合实验室”。
3年来,他主持研发和建设国内首个地铁轨道安全和振动噪声在线监测和服务平台。目前,监测系统在上海地铁1、5、7、9、13、15号线等区间可靠运行,为轨道改造维护作业和环保振动噪声监测提供状态监测和预警等技术支撑与数据服务。
眼下,单涛涛和振动噪声团队已在行业内率先取得检测CNAS和CMA双资质认证。2019年,团队承接成都大湾地块振动噪声控制研究,合理节省建设用地5亩以上,经济效益达亿元。
“十四五”上海新一轮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又将启动,单涛涛们将再次出发,贡献出自己的青春智慧。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郭颖
编辑:梁文静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推荐文章
- 专本升硕一步到位!海外留学就是这么“香
- 上海二中院法院:空挂户口无权主张分割征收补偿款
- 上海落户政策传来好消息,5年、3年、2年落户上海条件再度放宽
- 神仙爱情!他们相恋6年,博士毕业结婚,还来自上海同所双一流!
- 2022年申办上海市居住证120积分一定要正确理解这些问题
- 上海居住证新政来啦!可线上即时办理,再也不用提交纸质材料!
- “高级职称”中,哪些适用《上海市引进人才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办法》,看这里
- 「案例」居转户不用等七年?科创人才可以缩短居住证年限要求!
- 「幼升小」来沪随迁子女报读小学需具备哪些要求?
- 上海居转户落户常见问题汇总 十个问答助你了解上海居转户政策
- 上海开始“抢人”大战,再次调整毕业生落户政策,网友却并不买账
- 2022年非全日制学历(成人教育)如何办理上海居住证积分?
热门文章
- 积分入户申请材料《深圳市人才引进体检表》
- 给那些希望轻松解决积分入户深圳还差几分问题的人!
- 2022入户深圳户口人才引进落户的办理流程
- 深圳随迁入户有望网上申请 今年7月1日开始
- 2022深圳应届生落户,2022深户放宽蕞新政策
- 深圳房产入户条件政策2022人才引进户口迁移地址写哪里
- 2019年留学生入户深圳需要办理居住证吗
- 面向全球引进高精尖缺人才!深圳技师学院公开引进21名特聘岗位人员
- 积分落户深圳需要提交的材料
- 2021年入深圳户口条件老人随迁入户优劣
- 2022深圳毕业生落户政策
- 2022年深圳市积分入户的加分项有哪些
最新文档
- 七百港企落户上海青浦,共同见证祖国繁荣富强
- 上海落户政策放宽!居转户必读攻略助你轻松落户
- 上海这4所普通大学,毕业生薪水吊打多所211大学,可重点关注
- 博士来珠将有25万生活补贴,这些人才也有份!
- 自考本科怎样毕业最快?如何拿证最快?
- 上海落户 迁移证办理技巧
- 外地人和上海人结婚多久可以直接落户上海?
- 上海户籍和户口重要性
- 多地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对参保人有哪些影响?一文解读
- 上海公积金贷款额度
- 上海落户案例分析!你离户口到底差了什么
- 上海女博士“择偶条件”曝光,引起热议,网友:别做梦